English

今年缘何多旱

2000-07-07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周奉超 龙潭 我有话说

今年,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近几年来罕见的干旱。5月中旬,全国旱区受灾面积达到3.1亿亩,超过90年代同期最高记录。入夏以来,河北、山东持续近一周的高温天气又加剧了旱情发展——

俗话说,“夏旱旱一季、春旱旱一年”。而今年春季开始的干旱一连持续5个月,波及土地面积近3.1亿亩,其来势之猛,实为建国以来罕见。据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的气候预测专家分析,形成今年春夏两季大区域干旱的两大因素是高温和少雨。因为长时间的太阳直射和缺少必要的降水补给,土地尤其是耕地的底墒(水份营养)大幅度降低,经过曝晒的土地丧失了涵养能力,便逐步发展成旱地。对于这一系列过程,专家们认为今年的土地干旱要比往年强烈和严峻得多,其主要原因便是拉尼娜事件的“兴风作怪”。

据专家介绍,作为赤道东太平洋区域的海水异常降温现象,最近一次的拉尼娜现象一直从1998年秋持续到今年春天,历时有一年半时间。其控制范围之广、作用效果之强为90年代以来唯一的一次。1999年秋天,拉尼娜再度加强,冬天达到最强期。受此次拉尼娜事件的影响,今年春天东亚地区径向环流发展,偏北气流盛行,冷空气活动频繁,大风较多。为此三四月份,我国华北、西北、东北西部、黄淮等地就出现了少见的大风扬沙天气。大范围的气流活动加速了地表、地层水蒸发,同时,由于受近期南方暖湿气流过弱和北方暖性高压脊的影响,冷空气一进入我国境内便很快南移,北方地区“只刮风不下雨”及高温天气便频繁发生。据了解,今年1-4月,我国北方的区域平均降水量总和是23.25毫米,为建国以来的最低。专家们说,尽管目前一轮的拉尼娜现象正在缓慢减弱,但我国东北西部、华北大部的旱情仍有持续发展的趋势,抗旱形势依然严峻。

除去世界范围内拉尼娜影响,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气象专家们还发现,今年我国北方的缺雨干旱与太阳黑子即太阳活动强弱有直接关系。据介绍,从1749年统计开始,太阳黑子峰值变化经历了23个周期,1996年是第23个周期的开始年,而今年则是“大M年”。太阳黑子高峰年容易产生太阳磁爆,从而干扰地球大气活动。

大肆的旱魔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。因旱情主要集中在夏季粮油生产区、夏粮产量形成和春播的关键时期,加上土地受旱时间长、区域广,抗旱水源严重不足,大风扬沙天气增多,我国的夏粮生产和春耕春播工作要确保圆满,任务非常艰巨。

据统计,今年1-5月,我国北方大部分及汉水流域降水偏少5-8成,旱区大部分中小河流和小型水库、塘坝干涸,全国352座大型水库蓄水减少146亿立方米。目前,华北北部、长江中下游大部虽出现降水使旱情有了不同程度缓解,但前期旱灾严重的华北中南部、西北大部、黄淮大部仍然少雨,另外湖南、贵州、浙江、福建等南方省部分地区近来也降雨偏少,旱象露头。

对此,专家认为,干旱成灾与否,关键在人!中东小国以色列,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是半沙漠、半荒漠地区,年均降水不足200毫米,其农产品自给率却达到95%并一直保持12亿美元的农产品年创汇纪录。有关气象专家指出,尽早消除“水资源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”的盲目乐观情绪,树立节约用水的文明意识是至关重要的。专家们建议,通过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工程、非工程措施的综合运用,“留住地表水、挖掘地下水,拦截外来水,巧夺天空水、科学调度水”,变千百年来的“水浇地”为“植物根系施水”,在按农作物最佳需求进行灌溉的同时“保水”、“蓄水”。

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近日也发出通知,要求下一步的抗旱工作必须加强针对性和科学指导,充分发挥大型水利工程的抗旱骨干作用,尽力扩大可浇灌地面积;大力开展抗旱应急水源的工程建设,千方百计多蓄、多引、多提;优先解决人畜饮水、秧苗田和经济效益高的作物的抗旱用水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